昨天,发生了一起铁路事故,金温铁路一列货物列车在沪昆线东孝站停车时致一客车脱线。
听起来脱线好像不严重,但其实这可比脱轨更严重。
庆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。
但是由这起事故引起的另一件事,更值得讨论。
因为是客运列车前台车脱线,后面的车厢里的乘客虽然没有脱线,但却被困了三个多小时。
更难受的是车厢的通风系统停止工作,乘客多次要求打开车门通风,都被拒绝,理由是怕大家乘机跑了。
于是火车上的乘客就在密闭闷热的环境中,憋了三个小时。人又多,天气又热,空调又不工作,门又不开,很快有人就出现缺氧的症状。
乘客多次要求开车门,都被拒绝。乘务员也是听上级指挥。我看乘务员浑身都湿透了,还在坚持听指挥。
而乘客实在憋得受不了,有老人有妇女有儿童,有乘客说了多次砸窗,都被拒绝。
在开门和砸窗之间,乘务员是一个也不选,就选大家忍着。
实在说不通,实在受不了,一个小伙子果断用应急锤把车窗砸了。
新鲜的空气涌进憋闷的车厢,乘客们呼吸到新鲜空气后为小伙欢呼,认为他是拯救乘客的英雄。
乘务员还守在破窗前,一方面吸着最新鲜的空气,另一方面还拦着大家不让人出去。这一招为什么不能用在车门前?
而砸窗的小伙子在车抵达金华站之后,就被警察带走了。
有人说他被拘留了,但其实没有,根据媒体报道,这个小伙被批评教育后放行。
不是,他是拯救了一车人,不能评个见义勇为,也应该表扬,怎么还批评呢?
难道只是因为他砸坏了火车玻璃。
在国有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之间,到底应该首先保护哪一个?
小伙子做的是紧急避险,是拯救一车人的英雄。要是真有乘客因为缺氧晕厥,谁来负责?
所以为什么要批评教育他?
难道是因为他不听领导统筹指挥,破坏规矩了吗?这样的人不多啊。
司马光砸缸之后,是不是也要被批评教育一番?
去一趟派出所接受批评教育,又得耽误时间耽误事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当出头鸟。
出现了货运列车和客运列车相撞脱线的事故,我想领导也是非常紧张。
他们最关注的可能也是安全。
而他们关注的安全只是最底线的安全,不能有伤亡,毕竟被撞死在铁路上有人可是要负责,甚至丢乌纱帽的。
所以坚决不开门,估计是死命令,防止乘客跑出去。
而乘务员也是坚决执行,明明自己的衣服已经全部汗湿了,扭得出水了,仍旧坚守命令,就是不开门。
如果乘客中暑晕厥甚至死亡,那还可以说乘客身体原因。
乘务员不开门是在执行命令,毕竟出了事,可能会背锅。但乘客砸窗,责任在乘客,出了事乘务员不用背锅。
或许在乘务员眼中砸窗才是最优解。
如此僵化的执行命令,这些年来已经见过太多了。
砸窗的小伙子,在紧急情况下,他只是一个正常人,一个需要呼吸的人。
而乘务员呢只是一个在履行职责的工具人。
工具人和正常人的矛盾,估计可以拍个春晚小品了。
最后问一下那个小伙子,要不出来直播一下?看群众的是批评教育,还是感谢表扬
?
全文完
出处:微信公众号 @浣花溪杜甫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